2008年12月6日

初識書法(二)




1. 中國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。從以漢字為依托的角度看,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,但是這種獨特性並不妨礙不認識漢字的人欣賞中國書法。


2. 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,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里產生、發展起來的,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。


3. 以漢字為依托,是中國書法區別于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。


4. 書法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藝術,有自身悠久、深厚的傳統,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。


5. 在中國古代,書法具有非常高的參與程度,一般的知識分子都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學習書法,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


6. 中國自從以來的各個朝代,都相當多的書法作品被創造出來;其中最優秀者成為皇室貴族文人最珍貴的收藏品。此外,中國書法有豐富、完整、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,這表明書法在中國古代已是一門很成熟的藝術。



中國書法有非常好的生活基礎,很多完美的書法作品是以書信手稿、文、墓誌銘牌匾屏風、室內裝飾品等形式存在的,這些作品大多具有文字內容和書法的藝術美相得益彰的特點。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篆刻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相互影響。
中國書法受到中國古代當權者和知識分子的重視,具有一定的書法水平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基本素質之一。很多皇帝本人非常重視書法的學習,有的皇帝甚至有很高的水平,是有名的書法家。中國書法直接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地書法的發展,尤其是其中以漢字為書寫內容的部分。


商朝--甲古文

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,認為是現代漢字的初型,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是現存中國古代最成熟的一種文字。甲骨文的形狀會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異,大致為武丁時期的甲骨最為完整,同時也是現存甲骨數量最多的時期。


商朝末年--金文

金文亦稱「銘文」或「鐘鼎文」,乃鑄或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,承接甲骨文而起。初始於末,盛于西周,記錄的內容與當時社會,尤其是王公貴族的活動息息相關,多為祀典、賜命、征伐、圍獵及契約之事。




秦朝--篆書

中國書法樣式。中文書寫這古老樣式,現今仍然經常用在藝術家之。篆書,有大篆小篆之分。

大篆被認爲在周宣王期間以籀文的形式系統化。它們以垂直規則出現的瘦長字體描繪。
小篆在中國第一皇帝秦始皇的王朝期間由李斯系統化。



漢朝--隸書

'''隸書'''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,書寫效果略微寬扁。




漢朝--草書(cursive scripts)

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。從漢代初期,書寫隸書時有時才「草率」地書寫而形成的。


  1. 「章草」: 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,因此被稱為「章草」,是一種隸書草書。章草字字獨立,接近於行草,但對難寫之字簡化不多,書寫不變。

  2. 今草」: 即楷書草書,寫字迅速,往往上下字連寫,末筆與起筆相呼應,每個字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,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。


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


今草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,代入繁體楷書中(儘管草書出現得不比楷書晚),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,為了方便,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。因此,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。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《標準草書》。




後漢--行書(running)

  1. 行書是幾乎和楷書同時出現的字體,由於楷書書寫較慢,只用於正式文章或公文。在一般人平時書信往來時,書寫有些隨意,不太端正,因此叫做行書。
  2. 行書一般用做草稿或書信。
  3. 行書類乎草書楷書之間,偏向于楷書的也有人叫「行楷」,偏向于草書的叫「行草」。行書比草書容易辨認。


唐朝--楷書(regular)

楷書又稱「正書」,或稱「真書」,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。字形較為正方,不像隸書寫成扁形。
  • 楷書書寫較慢,只用於正式文章或公文。
  • 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是:
    唐朝歐陽詢歐體
    唐朝顏真卿顏體
    唐朝柳公權柳體
    元朝趙孟頫趙體
  • 楷書名人
    王羲之晉代的大書法家山東人,代表作有《蘭亭集序》。
    顏真卿唐代的大書法家山東人,他的筆道「蠶頭燕尾」。
    柳公權也是唐代的大書法家,陝西人,出生於顏真卿之後。他的楷書構體嚴謹,剛勁有力。代表作有《玄秘塔碑》。人稱「顏筋柳骨」。


  • 唐朝--狂草

    唐朝時,草書成為一種書法藝術,因此演變成為「狂草」,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,成為一種藝術作品,講究間架、紙的黑白布置,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。
  • 在狂草中,有「詞聯」符號,就是把兩個字(常見片語)寫成一個符號。
  • 書寫狂草著名的書法家包括是唐朝張旭懷素等。


  • 資料來源: Wiki百科

    沒有留言: